香腸!

台灣豐饒飲食文化縮影

無論是啤酒最搭的德式香腸、義大利披薩上的沙拉米,還是法國餐廳中不難見到的法式香腸,香腸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集體飲食記憶,這個記憶在台灣尤其深刻,常常都與歡樂氛圍緊緊相連,小從各地遊樂區、職棒比賽觀眾席到過年家裡的年夜飯,香腸不只是深入民間的小吃,也是餐桌上的佳餚。

但從何時開始,香腸成為台灣重要的飲食文化?
走訪台南,這個台灣早期首都,也是美食之都,從中探討香腸的起源,最適合不過,台南有一座全世界唯一的香腸博物館,黑橋牌董事長陳春利,熱情的引領我們並分享香腸文化︰

漂洋過海開啟的香腸文化

在明清時代,大陸沿海的福建、廣東地區開始有人到台灣開墾,一來想念家鄉味,二來也為了可以長期保存食物,香腸文化就此傳入台灣。香腸最初的用意是在沒有冰箱冷藏的狀態下,仍然可以長期保存,但由於早期欠缺食品保存技術,因此以大量的鹽抑止黴菌生長,使得香腸不僅鹹還乾硬,口感實在不佳。直到西元一九五七年,黑橋牌創辦人陳文輝改良了香腸偏鹹的口味,研發了「烘束爐」,以低溫炭火及長時間的乾燥,改善了香腸的製程及口感,不必用大量的鹽即可保存,奠定台灣香腸甜潤多汁的味道與面貌,也開始了香腸的多元食用方式。

經濟起飛時代的集體記憶與香腸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時刻

董事長陳春利指了指博物館三樓的香腸腳踏車說道:五、六十年代,經濟起飛時刻,娛樂成了生活的一部分,人們開始進戲院看戲,此時常見香腸阿伯騎著載有香腸烤台、擲骰子道具、彈珠台的腳踏車,在戲院、廟口駐點,阿伯把香腸放至烤台,香腸油滴至炭火滋滋作響,香味撲鼻,人群馬上圍過來,不久就可以聽到擲骰子的吆喝聲,此時,香腸已成為人們生活與美食娛樂很重要的部分,直至今日,無論是台灣人或國內外遊客最喜愛的夜市、著名觀光景點等地方,最吸引人駐足停留、聞香而來的,永遠是那烤得油滋滋、香噴噴的台灣烤香腸小吃。

長駐於心 過年時團圓的好味道

過年闔家團聚吃年夜飯時,總是備有各式吉祥食物,如象徵元寶的水餃、象徵長壽的長年菜等,而真材實料製造的台灣香腸在年節將近時,各地肉品店總會擠滿購買香腸的人潮,原因就在於香腸討喜的顏色,一串串鮮紅的香腸掛在窗邊,就跟春聯一樣,而吃香腸也有象徵長長久久寓意,是許多台灣人的年節記憶。即便是物資豐裕的現在,各式年菜都講求澎湃,但大家還是習慣過年桌上要有一盤香腸,尤其是在外闖蕩的遊子過年回到家,看到餐桌上的那盤香腸,和家人圍爐吃年夜飯的溫暖幸福感就從心中油然而生。

香腸禮盒中裝的不只是傳承一甲子的美味,也乘載著真摯的心意,把祝福對方來年業績長紅、幸福長久等美好寓意傳遞出去。

傳承一甲子,持續飄香

天下採訪團隊,特地南下前往美食之都府城,採訪了黑橋牌董事長陳春利。原本陰雨的天氣,到了黑橋牌時就一片溫暖的冬陽,似乎也感受到南部鄉親沒有距離的熱情。採訪過程中董事長陳春利,順手拿起桌邊的香腸禮盒,寓意深長的跟我們分享了一段身為品牌經營者對企業的期待「講到香腸一定會想到黑橋牌,但品牌不是有名就好,人家怎麼看待品牌才是最重要的。」深深觸動也讓人自發內省,傳承一甲子美味的黑橋牌,每日堅守的不僅是自己達人的精神,更重要的是與時俱進而且能滿足每個消費者的感受,才是最真的品牌內涵。黑橋牌秉持著起家用好心腸做好香腸的精神,在製作美味的香腸外,更心繫香腸文化的傳承,希望藉由品牌名中象徵搭建出人與人之間情感互動的「橋」字,結合香腸紅潤喜氣的外型,讓消費者贈送黑橋牌香腸禮盒時,禮盒中裝的不只是傳承一甲子的美味,也乘載著真摯的心意,將帶有滿滿祝福對方來年業績長紅、運勢長紅、幸福長久⋯等「長紅」、「長久」 祝福寓意傳遞出去。